如何有效加強環境治理 環保部長這樣回答
發布時間:2017-03-11點擊:1368
3月9日,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***五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,就生態環境保護的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。他表示,我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仍需加強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存在四方面問題、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進程,同時保持執法高壓態勢,中央環保督察今年將實現全覆蓋。
藍天保衛戰怎么打?環保執法“偏軟”問題是否改善?我國土壤污染狀況究竟怎樣?……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3月9日在十二屆全國***五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,就生態環境保護的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。
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仍需加強
治理霧霾,打好藍天保衛戰成為今年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。對于一些地區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頻發的狀況,陳吉寧解釋說,空氣質量主要受兩個變量影響,一是污染物排放量,二是氣象條件。在冬季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的條件,所以冬季的環境容量比較低。但冬季取暖又會增加污染物排放量。“這一減一增,導致了冬季頻繁出現重污染天氣。”
他說,“大氣十條”實施三年多來,空氣質量變化顯著。2016年,74個重點城市PM2.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30.6%。除北京外,所有控制PM2.5的地區,都減少了30%以上。他同時承認,冬季取暖的污染改善程度并不大。2016年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取暖季的PM2.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9.6%、36.5%、26.6%。除京津冀之外,其他地區環境質量有比較大的改善。
對京津冀重污染頻發問題,他表示客觀原因是去年入冬以來,全球出現了普遍的氣候異常現象,污染物擴散條件是多年來***不利的一次,多個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。北方地區去年冬天是一個大暖冬,不利于污染物擴散,不僅增加污染物積累,且推高了PM2.5濃度。
他說,主觀原因是針對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。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很多就是針對冬季供暖問題的,要把已經部署的工作抓實、抓細、抓好。
“我們是在一個高污染排放量的情況下來改善環境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”陳吉寧指出,既要打好攻堅戰,又要打好持久戰,但“一定會比發達國家解決相同問題的時間更快”。